移动支付想象空间巨大 整合产业链是关键 |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30日 |
核心提示: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线上线下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移动支付可以把线上线下连接起来,让存在于线下的支付数据可以被存储到线上并加以分析利用。 Clinkle尚未推出正式的产品就成功融资2500万美元,这让移动支付又火了一把。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体验到了Clinkle的服务,但多位顶级硅谷投资者的背书给了外界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Clinkle之前,Jack Dorsey 创立的Square已经是移动支付领域最耀眼的明星。Square已经历过多轮融资,估值也在数十亿美元。可以说Square真正促进了移动支付这个行业的爆发。 在Square之前,已经有一些公司进入了移动支付领域,比如GoPayment和在线支付巨头 PayPal等。很多金融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在看到移动支付的前景后都想进入这个行业来分一杯羹。 移动支付的火热不难理解,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已经为其发展奠定基础,打通线上线下也需要破解这个最关键的一环。 目前很多传统行业并没有直接享受到互联网的优势。智能手机的出现让线上线下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而移动支付就可以把线上线下连接起来,让存在于线下的支付数据可以被存储到线上并加以分析利用。 但移动支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门槛是人们的接受程度还不高。虽然智能机已经较为普及,但是移动支付的应用成本仍然过高。 此外,移动支付产业链很长,涉及到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银行等金融企业,还有商家和个人,这需要移动支付公司有很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在大家都看到机会的时候,往往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希望利益最大化,上下游的合作其实并不成熟。 但无论如何,已经有很多企业进入了移动支付这个领域,而且也有公司开始越来越专注自己的业务。最明显的区分是,一些公司专注在服务商户,让商户能通过移动支付更方便的接收付款;一些公司专注服务个人,让个人用户能享受到更方便的服务。 面向商家的移动支付:Square一马当先 互联网行业的人大多信奉“基因论”,也就是说,一家公司的基因决定这家公司的优势和劣势,而这种基因往往是在公司成立初期形成的。 如果套用基因论,那么Square就是专注服务商家的代表。因为这家公司的诞生就是因为Jack Dorsey的朋友遇到了收款方面的问题,这让他意识到,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改造中小商家的支付系统。 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很多商户并没有能力去申请POS机,因为银行会收取不菲的费用,并且之后每笔刷卡银行和一些中间商都将扣除一部分做为服务费。但是这种POS终端对于商户的好处则比较有限,除了增加一种收款方式,并没有更多价值。 Square则不一样。从商家使用上来说,只要有智能手机或者平板,并不会产生额外成本。Square对每笔交易收取的服务费也并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商家可以根据用户的刷卡数据来对店里销售的产品进行调整,这也是线下服务真正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改进的地方。 在国内,钱方支付可以说是Square最忠实的模仿者。为了让中小商家更易接受自己的产品,钱方将刷卡器做成了类似 POS 机的样子,进一步降低了商家的学习成本。 但是线下的生意和线上产品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扩展性。线上的产品可以迅速地扩展传播,并且为更多人接受,因为在线传播的效率远远高于线下。线下的生意则需要强大的地推团队,进行扫街式的产品推广,这对互联网公司是不小的挑战。 在最近一轮融资中,Square引入了星巴克。这家咖啡连锁企业在美国有7000多家门店,一旦这些门店都启用Square的支付系统,这将是对Square很好的推广。一方面能让用户了解这种支付方式,同时也让其他商家有了明确的参照。 面向个人的移动支付:各家混战 随着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在未来消费者可以只使用一个移动终端,集成手机、电脑、钱包等多终端,就可以完成购物消费、理财询问、产品投资。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有望在2015年达到3.84亿。来自Juniper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显示,伴随着实体商品销售的远程采购和NFC交易带动,全球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预计将在未来5年增长近4倍,支付金额将超过1.3万亿美元。 盛付通COO龚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移动支付的出现,将零售支付服务推进到一个革命性的新纪元。 面向个人的移动支付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别。一是来自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如中国联通在不久前推出的卡乐付、中信银行推出的异度支付、Visa推出的payWave等;一类是以运营商单独、或与银行联手推出的移动支付产品,如中国电信北京公司推出的翼支付,近期中国移动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移动NFC手机一卡通,用以乘车刷卡划价用,中国联通、招商银行合作的NFC手机钱包等等;还有一类就是由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移动支付产品,如谷歌NFC手机支付服务、阿里手机支付宝、腾讯财付通、Ebay的Papal等等。 面向个人的移动支付可以帮助用户实现通过一种终端设备搞定汇款转账、信用卡还款、购物消费、缴纳水电费、理财投资等等,在线上与线下之间形成闭环,这无疑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捷性。 就目前现状来看,面向个人的移动支付还是以获得Android手机等智能手机支持的NFC支付为主。 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这种移动支付功能可将用户的手机、钱包融为一体,将信用卡、车票、优惠券等信息存储在卡内,用来付款、购物等等。 移动支付行业仍然存在潜在风险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即使是NFC支付这类最为盛行的支付也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 由美国AT&T、Verizon Wireless和T-Mobile USA等三大运营商共同成立的Isis,旨在促进用户使用NFC手机,但据市场分析公司Yankee Group的分析师乔丹·麦基(Jordan McKee)表示,这家公司的运营已经停滞,并将“继续停止运营一段时间”。 而对于天生具备移动支付优势的运营商来说,尽管具备庞大用户群,拥有最佳的NFC支付工具——手机,具备足够开拓商户市场的人力和资金,但能在NFC移动支付领域取得成功的却屈指可数。 未来,移动支付还要面对诸多已有和潜在的问题。 首先,移动支付需要对软硬件加以整合,如此一来便涉及到手机等终端厂商、运营商、零售商、互联网公司等,各方利益争夺十分激烈,一场严重的产业链主导权争夺战在所难免。 其次,尽管NFC手机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发力的重点,但在国内还迟迟不能普及。业内人士认为,技术标准不统一、应用环境不完善、商业模式不确定制约了NFC手机的发展。 举例来说,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基于NFC技术各自推出了标准,但频段不同,标准不统一,如果用户希望一款手机就能满足在超市购物和在地铁上刷卡,而超市和地铁使用的是不同NFC标准的设备,那么这款手机的应用就十分有限。 从用户体验来说,安全性仍然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移动支付将大量信用卡、借记卡和现金用户等绑定在智能手机上,尽管有分析师深信移动支付有着超级安全的措施,但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可能并不那么放心。 (来源:腾讯科技) |